首页文章浙江乡村振兴行动背后,40余万年轻人返乡手机管家哪个好「浙江乡村振兴行动背后,40余万年轻人返乡」

浙江乡村振兴行动背后,40余万年轻人返乡手机管家哪个好「浙江乡村振兴行动背后,40余万年轻人返乡」

时间2025-01-30 11:38:52发布yu分类文章浏览165
导读: 1998年,19岁的郭宇梅揣着500块钱,和同学登上了开往杭州的大巴。那时,在浙江农村生活的大多数人都相信“杭州是一个可以追梦的地方,那里遍地黄金”。 那一年,杭州市第一次办了场集旅游、经贸为一体的98金秋国际旅游节,西湖边上的烟花大会成了很多人的杭城记忆,烟花在湖面上方炸开了...

   1998年,19岁的郭宇梅揣着500块钱,和同学登上了开往杭州的大巴。那时,在浙江农村生活的大多数人都相信“杭州是一个可以追梦的地方,那里遍地黄金”。

  那一年,杭州市第一次办了场集旅游、经贸为一体的98金秋国际旅游节,西湖边上的烟花大会成了很多人的杭城记忆,烟花在湖面上方炸开了5个大字“杭州欢迎你”。

  大批寻找机会的人,从农村进入城市。郭宇梅初到杭州时,常坐在西湖边的石凳上,看着霞光下的山水,“就觉得一定要留在杭州”,郭宇梅重复了三遍,来表达当年的决心。

  在那年的全国省会城市GDP排名中,杭州位列第二,GDP同比增长11.2%,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6元,是农民的两倍多。

  但如今,随着农村环境卫生、基础设施的改善,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乡。他们返乡创业,或锻炼在基层,农村也因此带来了新的变化。

  终于在杭州留下,并当上一家大型外企财务一把手的郭宇梅,在两年前决然辞职回乡创业,做一个本土美食的食品品牌,“想把记忆中的味道留下来”。

  和带着资本回乡创业的郭宇梅不同,还有大批年轻人带着知识回乡,在外的见识、新技能与乡土碰撞,轻巧解开了乡村治理的难题。

  曾在杭州做过电商的李杭飞也在三年前回乡,成为大洋镇高垣村村委委员,因为手机、电脑玩儿得溜,在钉钉上开辟出新功能“有事找村委”,用公开、高效的方式为民办事。

  31岁的龚水婷也停下了杭州的生意,举家搬回农村,当上了松口村“钉管家”,用钉钉上的数字积分,激励村民参与自治,改善村风村貌。

  2020年,浙江省有40余万年轻人回到乡村,10多万乡贤反哺桑梓,7221名高学历、年轻化农创客回乡,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。

  要回乡

  2019年,郭宇梅准备回乡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,在郭宇梅初步选定厂址后,莲花镇戴家村党支部书记宋志红多次上门邀请她去戴家村考察场地,最终“村里想做事的心”让她改变了主意,把厂址落在戴家村。

  戴家村位于建德市北面,经由弯曲山路,约20公里后,一排排白色的居民房出现在两座大山间,“食品企业一旦做大,很容易带动上下游企业,对当地经济、就业是个机会”,宋志红说。

  图:戴家村村貌

  曾经的戴家村,和很多村庄一样,村民主要依赖养殖业,从村头到村脚的大寨田里,散布着猪圈、鸡舍,年产数吨粪尿大部分都直排河中。

  2013年浙江省水利普查公报,全省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60立方米,已经逼近了世界公认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。曾依赖资源环境的粗放式增长,让“江南水乡没水喝”。

  建德位处新安江边,是浙江省的水源地,在2014年实施“五水共治”时,就提出“守护绿水青山,助力乡村振兴”。

  仅一年时间,建德全市超过6.5万人走到“治水”一线,整治任务重的河流,由市委书记、市长直接担任总河长。

  铁腕治水之后,建德的溪水恢复清澈、村路重新修整。有着绿水青山的整洁乡村,为日后年轻人的返乡埋下了种子——农村也可以是一个安家乐业的地方。

  “做食品,对水源要求很高,这里水质好,离食品原材料也很近”,虽有故乡情,做财务出身的郭宇梅在选择回乡创业时也有更理性的分析。

  图:郭宇梅在戴家村办了一场啤酒节

  玩手机,玩出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

  和回乡创业不同,还有一批年轻人回乡参与到基层治理中。

  2019年,建德被选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市,开始了现代乡村治理的探索。同时,建德加大了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,其中,乡村振兴人才成为人才引进的重点。

  电信专业毕业又在杭州做过电商的李杭飞,成为较早回乡的年轻人,加入大洋镇高垣村村委队伍后,从民政着手,去村民家挨家挨户走访登记。

  路要修、垃圾要清、证件要怎么办……村民的问题、意见都被登记在本子上,李杭飞把它们整理成册,至今已经形成了7本厚厚的民情意见本。

  图:大洋镇高垣村的民情意见本

  为了让村干部更好地服务百姓,高垣村在村委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,设置了村民的“反映窗口”。“村民有任何问题、建议都可以到这个窗口来反映,以前每周二村委都会过会讨论,讨论结果会反馈给村民”,李杭飞说。

  尽管告别了过去“凭感觉找人”,村民有了明确的反映-反馈路径,但如果不巧周三有急事反映,那至少要等一周。

  2020年7月,建德市农业局召开数字乡村研讨会,计划选出试点村庄探索乡村钉。李杭飞由于“懂点儿电脑”,被村书记带到市里一起参会。

  数字平台的部署需要年轻人,会上讨论时有人提议,有年轻人的村委队伍优先试点。综合考虑,高垣村成了乡村钉试点村,李杭飞被点名为部署专家。

  很快,李杭飞把村里的“反映窗口”同时应用到线上,在钉钉上搭起一个“有事找村委”,解决了为民办事的公开和效率难题,让村民在手机上就能提交问题、意见。

  村民提交的问题会即刻推送到李杭飞的钉钉上,他可以自行回复解决,也可以转给相关责任委员或村书记,他们需要24小时内在手机上给与反馈。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人,也可以通过网格组组长,随时反映到村里。

  李杭飞在乡村钉上的探索,被全面推广到建德所有乡镇,“虽然很简单,但用软件工具帮村民更快更好解决问题,之前完全没想到,会玩手机成了一个优势。”

  返乡年轻人成为“钉管家”

  回乡的年轻人正在给农村带来明显变化。

  位于三江口的三都镇松口村,在富春江水库小气候的影响下,当地适宜种植橘子。过去每到橘子采摘季,村里落满了烂橘子、橘子皮,村居环境恶劣。

  现在的松口村,路上几乎看不见任何垃圾,每家每户庭前院后整洁干净,门前还会挂着一个亮着小橘灯的牌子,上面的二维码用手机一扫,就能了解村户积分情况,也能查看到公开的村内四务(党务、村务、财务、服务)信息。

  图:龚水婷给来访者介绍松口村积分治理

  龚水婷就是这套数字系统的管理员“钉管家”。十年前她从松口走出去,靠着在杭州开餐饮店,买了房并供两个孩子在杭州上学。

  和六七十年代进城又返乡的人不一样,31岁的龚水婷倒不是“落叶归根”而回乡,反而是权衡利弊决定带着家人回到建德三都镇松口村。

  “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,镇上的学校也不错,回乡还能住自带院子的洋房,走几步就是景色宜人的富春江”,龚水婷说,“城里没有的,我们也有了。”

  因为“年轻、学得快”,她参与到数字松口的建设中,把松口特色的积分治理搬上乡村钉,让公开、透明激发村民自治。

  图:松口村村貌

  很快,曾经“卫生检查困难户”松口村在去年一年就迎来了数十位外地政府部门的参观学习。

  龚水婷带来的新鲜思路,让松口村书记胡光兴看到了年轻人返乡的潜力,“现在村里环境好了,生活好了,年轻人就会愿意回来,他们回来又会带着农村更好。今年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招人才,让更多年轻人回来。”

  对龚水婷、李杭飞们来说,城市,不再是“一定要留下来”的地方,城市带来的光环效应在这一代人身上递减,乡村也是可以安居乐业的选择。

吐鲁番版权声明: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

展开全文READ MORE
年轻人返乡行动背后
华为手机怎么分类华为手机有哪些系列「华为手机怎么分类」 云购物V1.1.59手机购物「云购物V1.1.59」